全民“綦”读——读书笔记(三)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綦江区图书馆
发布日期:2022-03-04
浏览量:1477
读书,帮我们成长——《晚熟的人》读书分享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可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而我想说的是,读《晚熟的人》可以使我们成长。
上次我还说,让同学们读《晚熟的人》,我是担心的,因莫言的文字总是带着冷峻的目光,用超现实笔触、黑色幽默呈现这个世界,而这样的世界是易与你们的生活生出些距离感的。然而上次听同学们的读书感受分享,我却有些惊喜,因为聪明的你们会用你的生活去感知人物,理解文字,读出那么多温度来。
王星璨读到了哲理,希望成为想成为的人;蒋佳佳说,蒋二的“熟”是“熟透了”,指出人要做事有度,别急功近利,得给自己和子孙留些余地;封美琳看到人生无选择时,这群苦痛中挣扎的人在努力成长,不断坚毅;唐艺惠读出了“我”作为旁观者,感受到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不断走向平和,要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节奏;黄丽娜说,常林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困惑之时,也希望今天别让这样的悲剧重演;钟红艳说,一个人得有担当,千万不动歪心思,要多给社会光明与希望;陈飞读出了将二的人情世故,看到了他的精明与圆滑;而苟怀宇则不仅读出了故事蕴含的时代兴衰,还能用自己生活融合理解,感悟人生成长,找到解答人生困惑的钥匙;……
也许同学们读得没那么深刻,但你们或多或少,从文中读出了好多东西,或写法,或思想,或为人,在书中感受别人的人生,也启迪了自己的人生,这就非常不错了,而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共情共成长,更是值得倡导的读书方法,它不仅能提升理解能力,也能树立正确三观,不断完善自我,更好成长。
有同学说,小说里的字我都认得,就感觉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一做题就没几分。其实,文学作品都是带着使命的,而这使命也是作家的使命,小说就是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主题,它要么给人愉悦,要么给人警戒,要么给人启迪,澄清人们思想,指导人们前行。所以作家作品总会关注时代,看到民众需要,塑造或爱或恨、或喜或忧的典型形象,去表达社会普遍的爱恨情仇。
小说中的典型,哪怕那形象是个小人物,也会通过这个典型及其形象故事来反应时代的价值观,引领着社会的人辨明思想,知道怎么前行,比如《左镰》中,就用了断手之前田奎对可怜的傻子喜子、欢子的恶作剧细节和他在断手之后变得勇敢、顽强,不顾世俗偏见迎娶“克夫”欢子的言行,真实呈现了一个少年是如何从懵懂无知的野小子成长为不受世俗羁绊敢于担当的男子汉的,给我们的成长形象上了一课。
所以,同学们可根据文学作品的这种使命,读出它的灵魂。《晚熟的人》中,不要停留在晚熟和早熟的纠缠上,同学们知早熟不好,但“晚熟”就好么?如蒋佳佳同学言,蒋二真是“熟透了”,他利用别人名气、运用投机方式来获取利益的做法,是不顾他人感受与利益的,是自私自利的,也是唯利是图的,这样的人精明是精明,但他的为人方式是被“我”也就是莫言否定的,所以小说结尾“我”不愿意去帮他扎场子做宣传,还说“继续晚熟吧”,因为莫言更希望大家成为独立、自由、踏实的人,而这也是我们时代需要的充满正能量,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
《斗士》中,一个在阶级斗争中被侮辱踩践之人,当他用死缠烂打和睚眦必报面对生活时,你是没了对手,但也没了自尊和人格,因为别人惹不起你躲得起的你,你的暂时得利是用长期孤独换来的,这样的胜利者是可怕可恨也可耻的。所以你看了这样的斗士你连朋友都不会和他做,更不愿成为那样的人。
《贼指花》给我们塑造了武英杰这个在文人聚会中,表面友好和善实则虚伪欺诈,骗人感情毁灭范兰妮姑娘爱情信念的形象,当其伪装出的善良、深情在真面目被揭露出来时,人设崩塌得让人难以接受,比真小偷更阴险可怕。
所以,同学们多读好书,是能帮我们成长的。在此,就祝同学们都能在读书中成为正能量满满、招人喜欢、受人尊重的人吧。
作者:綦江区实验中学 舒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