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馆新闻

全民“綦”读——读书笔记(七)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綦江区图书馆

发布日期:2022-04-09

浏览量:1452


说说汉字的演变和魅力




       说来惭愧,起初这本书都读了好几页了才理清楚书名。到底是没有断的历史?不断向前的文明?还是永不磨灭的历史?总之,每当提起书名,都犯迷糊。直到后来读完序言,慢慢深入内容才恍然这本书的主题是围绕“不断裂”展开。作者说到中华文明 5000年历史不断裂,我情难自禁,骄傲自豪,但又觉得夸张和难以想象,如何才能使一个东西长达5000 年不断裂呢?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我,想就里边儿的一个小点“文字——汉字”,谈谈自己的一点儿拙见。

       书中提到“文明形成的物化载体集中体现在城市、金属器、文字、礼制与礼器上,而其中文字是复杂社会与国家活动不可或缺的条件……”“而汉字作为人类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不曾中断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以上足以证明汉字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将从汉字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为什么汉字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和魅力以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通过语文课堂继续传承我们汉字的博大精深几个方面简单阐述。

        一、汉字的贡献

1. 汉字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①《不断裂的文明史》中提到“中国古代文字经秦始皇统一而使中华民族的大一统生生不息”,这说明汉字的发展变化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②“中华文明的文字,始于新着新石器晚期陶器之上的刻画符号……”我想,汉字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记录语言,把重要的信息用最直观的方式记录下来,特别是到后期发展成熟以后,把我国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记录并传承下来,足够光辉伟大吧!

2. 汉字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据了解,而今世界上使用汉字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共和国等现使用的文字都深受汉字影响,或因文化传播、或因人口流动,总之汉字的影响力广泛而深远,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汉字对中华乃至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只言片语谈不尽兴。

       那汉字为什么能流传千年不断裂,对人类文明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呢?我们接着一起探究探究咱们汉字的魅力。

       二、汉字的魅力

1. 容易识读

汉字现代化研究会会长袁晓园说:“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简短明确的语言文学,它象数学那样逻辑性强,像积木、七巧板,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魔方。”她举例说:“比如‘了不得’、‘得不了’、‘不得了’三个同样的字的不同排列就可以表达三种意思。因此,中国儿童只学会一千个常用字,便能组成许许多多的词和词组,阅读和书写文章。”如果掌握到四千多个汉字,阅读书报就更没有问题了。而英语,据美国式的统计法,即使掌握四千多个词,在阅读书报时每百个词还应查阅字典。袁晓园还说:“汉字见字能猜音,望文能知意,表现了我先民的绝大智慧。”汉字之所以能数千年流传,“容易识读”是一个重要原因。

2. 与时俱进

它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地进行变革,充分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汉字的这种变革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先是李斯创议“书同文”,省改大篆、整理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形体,接着是隶书的出现,到汉代又成为通行的文字形体,最后是楷化和汉字的简化。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大的规范,使汉字更加精简,更加适应人们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兼容并包

汉字还普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比如从佛经转读时声音的高低抑扬中获得启发,提出了“四声”(平、上、去、入)之说等。

       三、汉字的传承

       近些年,全球掀起了“汉学热”。英国、日本、德国等学习汉语的人数活跃增长,作文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自豪,也因此而充满力量。我有信心,汉字将继续发挥它自身的先进性不断革新发展,携着我们中华文明永恒向前,千秋万世。但我也将与之同行,去引导更多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我想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一定会把字教学列为重要目标,除了带着学生理解汉字的读音和构造,还将进一步品味汉字的韵味,感受我们汉字,我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作者:綦江区古南中学 张韦

今日访问量:259

总访问量:1969557

Copyright © 重庆市綦江区图书馆

渝ICP备2020012829号 渝公网安备50022202000279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